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度揮舞關稅大棒,加拿大企業、工人乃至依賴養老金度日的老年群體,再次陷入不安與動蕩之中。面對不斷變化、難以預測的政策走向,整個加拿大商業生態正被迫適應一場接一場的“經濟地震”。

“我們正在打一場看不見盡頭的仗。”——這是埃德蒙頓一家老牌餐飲公司的共同擁有者托德·拉特(Todd Rutter)發出的感慨。

拉特是A Cappella Catering公司的聯合所有人,這家公司已有35年曆史,早已融入埃德蒙頓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如今他卻不得不依賴一份詳盡的電子表格,追蹤公司最常用的100種原材料價格——以便在必要時,對客戶加收“關稅附加費”。

“疫情差點把我們打垮了,現在又來這一波(關稅)不確定性,”拉特說,“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否則我們可能真的撐不下去。”

他坦言,小型企業的利潤空間非常微薄,任何成本上的波動都可能造成毀滅性後果。

位於溫哥華的Carson International是一家注冊海關經紀公司,其副總裁戴夫·潘特蘭(Dave Pentland)表示,特朗普對中國產品加征104%關稅的消息公布後,許多客戶連夜調整運輸計劃。

“就在昨天,很多貨物被卡在亞洲港口。客戶根本來不及反應,隻能付高昂倉儲費讓貨停在那裏。”潘特蘭舉例說,有一位紡織品進口商在短短24小時內就損失慘重。

圖片來源:Global News

而後,特朗普又在周三宣布暫停對大多數國家的關稅90天,但仍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維持10%的基礎關稅。“貨運又動了,但損失已經發生了。”潘特蘭說。

“我們脖子都快閃斷了。”卑詩省商會首席執行官菲奧娜·法穆拉克(Fiona Famulak)如此形容當前局勢。

她表示,盡管企業對90天的暫停表示歡迎,但根本無法真正放鬆:“誰知道90天後會發生什麼?特朗普政府能在一夜之間徹底改變政策。”

她甚至認為,相較於新冠疫情,如今的貿易政策更令人無從應對,“疫情還有科學依據和數據模型,但這一次,是徹頭徹尾的政治不確定性。”

法穆拉克透露,“關稅解放日”前夕,已有多家卑詩企業開始裁員,有的是臨時裁員,有的則永久關閉部分業務,更有製造企業直接將產能遷往美國。

“這不是一個正常經營的環境。沒有人知道關稅是要繼續、暫停,還是會被徹底取消。”

在卑詩省薩裏市,曾擔任加拿大退休人員協會(CARP)全國董事的拉莫娜·卡普廷(Ramona Kaptyn)表示,她“已經不敢打開賬戶看自己的退休儲蓄縮水了多少”。

“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主要靠CPP和OAS生活。如果市場繼續震蕩,我可能沒法支撐到人生終點。”她說,退休族群的生活質量正受到威脅,而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正是背後的推手之一。

截至目前,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政策尚未全面改變。3月初,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征收25%關稅,但隨後又對部分能源和鉀肥產品降低為10%。然而,非CUSMA框架下的進口商品、汽車、鋼鐵和鋁產品,仍面臨高額關稅。

在此等搖擺不定的背景下,加拿大企業正在努力適應,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一個由突發性政治決定主導的國際貿易體係中,如何生存?

“我們要靠自己。”這是不少企業主、運輸商和退休居民共同的結論。

文章來源: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04/10/trump-tariff-whiplash-draws-pandemic-parallels-as-canadian-businesses-scram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