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顯著,推動住房向可持續方向轉型已成為當務之急。加拿大聯邦政府數據顯示,建築物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17%,若加上建築材料製造、運輸及施工過程中的排放,這一比例將躍升至30%。

圖片來源:Thomas Bollmann

多倫多建築師莫妮卡·庫恩(Monica Kuhn)在可持續建築設計領域有三十年經驗。她強調:“可持續建築涉及許多變量,但至少可以從一個要素入手,比如能源使用、建築彈性或材料再利用。”庫恩的公司曾將多倫多市中心一棟20世紀早期房屋改造為可持續發展示範項目,現用作辦公室。

該建築外部保留了原有特色,內部則采用21世紀可持續設計。庫恩介紹:“我們安裝了三層玻璃窗,隔熱性能是標準玻璃的兩倍;利用非高峰電力和地熱取暖,屋頂花園則用於降溫並改善空氣質量。”改造後,建築供暖需求減少80%,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000磅(11.3噸),相當於每年節省4,770升汽油。

可持續社區:超越單個建築

城市設計師肯·格林伯格(Ken Greenberg)認為,可持續住房應擴展到整體社區建設。他以多倫多Well項目為例,該項目將住房、商業和零售功能融為一體,減少了對汽車的依賴。多倫多和地區保護局(TRCA)的“可持續社區行動計劃”(SNAP)也為市政當局提供了規劃支持。

加拿大城市研究所總裁瑪麗·羅威(Mary Rowe)指出,可持續住房成本較高,售價比普通住房高出0.5%至2%。她表示:“加拿大面臨建設經濟適用房的巨大壓力,無論是可持續還是非可持續類型。”溫哥華Bosa Properties副總裁文森特·德爾福(Vincent Delfaud)則認為,高層住宅和社區基礎設施規劃是平衡住房需求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羅威、德爾福和格林伯格都認為,可持續住宅社區的建設案例正在增加。例如,Enwave的區域能源係統利用安大略湖水為多倫多市中心的180棟建築供暖和製冷,還為Mattamy Homes開發的安大略省萬錦市Springwater社區提供能源。Springwater的住宅通過深達250米的地熱管道獲取熱能,供暖時無需使用任何直接化石燃料。Enwave表示,與使用天然氣爐的普通住宅相比,這一係統可減少75%的碳排放量。

庫恩總結道:“技術已經成熟,可持續建築不再是難題。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可持續建築既環保又美觀。”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加拿大的住房市場正逐步邁向更可持續的未來。

文章來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business/article-no-more-excuses-why-sustainable-homes-are-the-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