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房貸的主人 王紅雨年末至客戶的一封信
時光荏苒,草木枯榮,在辭舊迎新之際,紅雨給您送上新年祝福並與您分享一下我對過去一年貸款政策調整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感悟。
在過去的2017年,安省房地產市場發生了三個變化:
一、安省4月20日開始在金馬蹄地區執行非居民炒房稅NRST。
二、加拿大央行7月12日和9月6號兩次加息,總計加息0.5%
三、10月17日銀行監管當局(代表聯邦政府)修改B20文件,宣布2018年1月1日起房貸政策改為新的壓力測試,合同利率+2%或央行公布的V80691335利率中的高值。
經過安省政府強行幹預,央行加息,聯邦銀行監管當局的房貸政策收緊,加拿大的房地產終於結束了連續7年的上漲,房地產市場恢複平靜。房子,是用來住的,也是用來租的,但不是用來炒的。我預測未來1、2年內,加拿大房地產市場會出現一個痛苦的轉型期:一批財務實力弱的房主出售自住房或投資房,財務強健的家庭買入這些房產。同時,為了讓財務實力弱的人不能輕易拿到貸款,銀行監管當局以及貸款金融機構不會放鬆房貸政策,直到邊緣買房者、投機者完全退出房地產市場。
加拿大央行在7月和9月加息,是所有商業銀行今年6月份之前都沒有預料到的,加息是為了跟上美國加息和縮表步伐,防止加元貶值引發的資本外逃,並不是因為加拿大的就業和通脹有了本質變化。隨著美國進一步縮表和加息,加拿大央行還會繼續跟進,給我們普通人帶來的結果就是:即使不再借入新的貸款,由於利率上漲,要償還的債務負擔也會變得更重。便宜的債務,借得越多越好,現在債務漲價了,也就到了該加速償還的時候了。浮動利率漲了0.5%,固定利率漲得更多。建議所有借款人,加速償還自住房債務,可以使用lump sum /大金額還款,或增加月供,原來每月還款改為加速每兩周還款/accelerated bi-weekly,從而減少加息導致的利息支出增加。
加息+提高貸款標準=信貸收縮。信貸收縮對經濟是阻力作用,會使整個國家進入債務周期中的還債時段。加息的歲月裏,每個人都會去忙著還債,我們的消費和支出就會減少,你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因此,經濟中的交易總量,以及所有人的收入都會減少。這就是經濟進入負債周期中還債時段所出現的基本特征。這一自我驅動的模式,會導致整個社會中流通的貨幣減少,消費低於產出,經濟發展降溫,並反過來加強大家捂住錢袋子的意識,最重要的是資產出現貶值。基於以上情況,友情提醒:不要主動對房屋做資本性投入,例如,大規模裝修,翻建等。有錢就提前和加速償還自住房房貸。
對於房地產市場未來的情況,我依然保持樂觀。省、聯邦、央行在一年內采取的房地產降溫政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房地產炒家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快進快出撈大錢的行當,於是遠離這個市場。隻有財務狀況穩健,對房地產長期看好的買家才會長期持有房地產。過去近8年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大量貨幣流入房地產和股市,推高了房價和股價。美國和加拿大完全不同,資本的逐利性表明,美國的股市更容易使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因為美國的企業保持了創新活力和高效率;而加拿大經濟發展缺乏活力和創新,老百姓選擇把錢放到最古老、最原始、最保守的資產——房地產,因此房地產價格連續上漲,吸引了投機者和財務能力弱的家庭購買房產。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房地產的內在價值就是住的價值,新移民要有地方住,要麼買或租新建的增量房產,要麼買或租存量的二手房。人類越是文明,對居住的要求越高,而不是越低。以GTA為例,每年交易的房產有70%是存量的二手房交易;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安省擁有自有住房的家庭占總人口的比例為69%。因此,從長期看,現有房主對二手房有定價權,買方市場是暫時的,賣方市場是長久的。房主,應該氣定神閑,因為買的早,過去8年借貸成本低,房主們已經快速累積了房屋淨值,時間站在房主這一邊。不要著急賣房,尤其是自住房,記住,自住房不是拿來玩的,不要玩高拋低吸的遊戲,要相信房產的內在價值,長期持有,做房產的所有者,做時間的朋友,更要做能夠駕馭房貸的主人。
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叢書啟發了很多人的財商。他說,房子不是資產,是負債。這裏的“房子”特指“自住房”。他認為,所有需要自己扛的債務,例如,自住房按揭貸款,汽車貸款,學生貸款,信用卡和信用額度欠款,都需要用稅後收入去償還,皆屬於“壞債務”。由其他人幫你償還的債務才是“好債務”,例如,投資房的房貸。銀行也是這樣看待債務的:你的借款能力取決於收入,具體能借多少錢取決於收入能負擔多少“壞債務”,因為“好債務”可以用其自身創造的收入進行抵減。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有些人收入不是很高卻可以投資7、8套房地產?秘密就是:當借款人持有“好債務”時,可以持有更多。例如,當你的自住房貸款付清了之後(“壞債務”沒有了),已經有了一套投資房,來申請第二套投資房貸款時,第一套投資房的租金收入就可以抵減其對應的債務,同理,申請第三套投資房貸款時,第一和第二套投資房的債務可以被其對應的租金收入抵減。一位10萬年收入的投資者,如果首付款足夠,付清了自住房之後,理論上講,可以申請到N筆40萬的貸款。地產投資,是一個債務遊戲,分清“好債務”和“壞債務”是財商水平的重要標誌。北美居民,無論先後,都是懷揣財富和自由夢想踏上這片土地的。善用金融杠杆,靈活駕馭負債,才能開啟財商之門,擁有財富自由的人生。
美國的次貸危機,說簡單了就是美國金融機構用“次貸”這個創造性的工具,把房貸發放給了邊際買家/窮人,再挖空心思去分散風險,但窮人在利率提高情況下的房貸違約風險隻可以分散,不能消除,累積的風險最終戳破了地產泡沫。加拿大銀行監管當局未雨綢繆,提高貸款標準,快刀斬掉了邊緣買家的買房可能性,打碎了地產投機者的發財夢,堅壁清野,還房主和真正有財務實力的地產投資者一個朗朗晴空。
紙短情長。還有很多話要和您說,先寫到這裏。微信聯係已經成為時尚,我的微信號是14168805089,對,就是我的手機號前面加1。可以加我微信,有事隨時聯係。
紅雨及家人,攜助手,百拜
2017年11月
專題: RealMaster Hot Forum Articles

卡尼政府启动中产减税行动,7月1日起实施

加拿大家庭平均财富破百万,财富分化加剧

新任联邦住房部长罗品信:不必降房价,关键是加快建房

平均学贷2.8万加元,加拿大大学生为文凭买单!六成毕业生后悔贷款上大学

房子买到了,生活却更难了:一位中产女性的阿省迁徙记

开发商踩刹车:安省住宅土地交易量创近年新低,房建放缓信号加剧

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cottage地产市场,加国人购房信心减弱

多伦多建筑成本全球排第41,加拿大建筑业存增长潜力

冒牌地产销售卷走楼花定金,Brampton男子涉诈骗数十万元

“找工排长龙、失业率升高、移民矛盾激化”:加拿大年轻人步入职场何去何从

应对美加贸易战,安省拟永久减税并取消407东段收费

卡尼新内阁正式亮相:28位部长 + 10位国务秘书,过半数为新面孔

DHL快递工人或将与加邮员工同时停工,包裹派送面临严重延误

非永久居民超300万 加拿大住房与公共服务恐持续承压

移民政策收紧倒逼路径转向,留学生难民申请六年暴涨六倍
評論 16
剁手族
Nov 9
比较中肯的评价,👍🏻
个人看法觉得,过去几年房价翻倍有多,然而租金缺没有多少上涨。接下来占多数的非华裔无刚需人口会让房屋租售比重新回归合理范围。这意味着租金的上涨和房价的下跌来弥合这个gap 。
长期看来,租金翻倍是不现实的(加拿大过去30年人均收入只增长了30%不到……,消费能力没有压榨的空间)
那另外一种可能性就只能是房价下跌,老外发现房市不再飙涨了,而租房比own 划算很多,所以会开始卖房,这时除非华裔刚需逐渐变成多数人口,不然房价长期下跌别无退路。
Leilei
Nov 10
说的比较中肯,加拿大发展速度不行,创新力不够。但金融抗风险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
奥特曼
Nov 10
人口净流入的地方房价会跌吗?
红雨
Nov 10
卖的时候,只有比买的时候价格高就行,中间这段时间涨涨跌跌不要紧。反过来说,房价降的时候就留着,不卖。
红雨
Nov 10
对于自住房来说,房价涨不涨,不是买房的决定因素。衡量买还是租,从经济角度不是精神层面来看,取决于你在这个城市打算住几年。住的时间短,租房更好,住的时间长,买房更好,每个城市break even 的年头不一样,租金越贵的城市break even 的年头越短。2016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范围,租房的家庭,有40%每月住房支出超过收入的30%;有自住房的家庭,17%的家庭住房开支超过收入的30%;多伦多,这两个数字是46.9% VS 26.7%。很明显,在大城市,长期居住,买房更划算。所以,买不买房,与居住成本直接相关,和房价涨不涨关系不大。
瞄一眼
Nov 11
前半部分说的还行,后半部分太水,有点夹带私货的嫌疑。现在房市下跌就是因为房价和收入脱节,负债比太高。现在找'好债务'基本上很难很难,尤其house,不太可能有什么现金流。再说自住房,即便要长住,在现阶段压力下,房价下降趋势很明显,为啥还要往里冲,在未来可见的一两年里都不太可能上涨,如果跌了岂不白损失首付。
红雨
Nov 12
自住房,就是长住房,至少3-10年才算长吧。买不买要和租房成本比较。未来1-2年房价涨跌,与打算住两年以上的买家来说没关系。首付款,就当成一次性支付的未来几年房租好了,只要住了,怎么会损失?好债务,就是能产生收入的债务,贷款买台收割机用于收获庄稼,与贷款买个游艇,就是好债务和坏债务的对比。
飞云
Nov 14
这个专家,年初的时候说加拿大绝对不会跟进美国涨息,现在把涨息说到水到渠成,真tmd 了不起
红雨
Nov 14
2017年年初时文章的原文:“至于浮动利率,加拿大央行对外宣称,央行将不会根据美国的加息步伐加息。原因是,自2014年以来,加拿大的失业率一直是6.9%,而美国失业率已经下降到了4.7%,有通胀的隐忧。而加拿大没有任何通胀迹象,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甚至有通缩的可能。”
红雨
Nov 14
关于固定利率,年初文章的原文“房贷利率走势,其实不影响房地产市场。在未来2年内,加拿大的房贷利率会依然处在低利率水平。国债收益率是银行房贷固定利率的成本,国债收益率提高,会导致银行固定利率上升。川普当选后,美国国债和加拿大国债收益率突然上升,引起了房贷固定利率在2016年12月中旬的突然升高,但幅度不大。从过去9年来的情况看,依然处于中低水平。”
剁手族
Nov 14
现在的形势是,不管住几年,都是租房合算,现在买房做出租房的都是活雷锋。举个例子,union 一套1200尺的2年新condo ,卖价90万+,租金3500,按现在3.1%利率来算,25年贷款,月付~4500,额外还要交地税管理费装修电器折旧等1500+,每月倒贴2500。 这还是最理想的管理费不上涨(铁定涨甚至翻倍),condo 不贬值(condo 10年后就价格狂跌),怎么算都不合算LOL
红雨
Nov 14
我们用95万房价1200尺3.1%利率来算算。多伦多2017年地税税率0.6616%,地税$6285/年,即,每月$524。管理费0.6元X1200尺=$720/月。借款80%,还款期25年,月供$3636/月,其中利息$1817/月,本金变成房权不属于开支。房主每月开支=1817+720+524=3057。如果出租$3500一个月,房主净利润$443,年收入$5316。2017年就比2016年涨了20%。租客就是恩客,就是衣食父母。
漂在多伦多
Nov 15
本金=房权
奥村鲍勃王
Nov 15
2017年比2016年涨了什么的20%?
红雨
Nov 16
2017年10月 ,416地区condo 平均房价$555005,比去年同期上涨20.9%;905地区condo 平均房价$435142,涨幅21%。
东方长虹
Nov 18
我已经注意到这你个人好久了,很多文章都写的很地道,很贴心,说的话也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