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繼續傳播,種族歧視對中國人的影響日益嚴重。昨天,《省報》的一則新聞頭條標題掀起了討論熱潮,被稱為充滿了“傲慢”和“歧視性”。

最飽受批評的是,其報紙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被稱為“中國病毒”,這一行為立即引起了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佟曉玲的不滿。

Courtesy Twitter/Andrew Wilkinson
CityNews1130

佟曉玲:標題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極其不專業

在她的聲明中表示,這是“明顯的種族歧視”,稱其“極端不專業”。“……不僅違背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而且反映了本文的傲慢,偏見和歧視。”她還說道,“這與《省報》一貫宣稱的加拿大核心價值觀以及新聞道德背道而馳。我們要求立即為自己的錯誤道歉,並停止使用類似的語言。”

佟曉玲在聲明中還提到,目前防控工作正在取得積極成效。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她強調,中國政府將繼續本著公開、透明態度與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有效應對疫情,維護好中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為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

群眾不滿

Linda Hao告訴《新聞1130》,她在微信群中發現了這個頭條新聞,並補充說她很生氣。她說:“我們從來沒有把H1N1病毒稱為'美國病毒',或者我們沒有將Zika稱為'巴西病毒',所以我們為什麼說冠狀病毒是'中國病毒?'” “我對此感到非常沮喪。”

郝說,她通過電子郵件向報紙的編輯們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但自己沒有得到建設性的回應。她認為,如果沒有人出面道歉,則將會進一步加重對華人的侮辱。自從人們認為新的冠狀病毒在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已經有許多報道了反映了反華情緒的擴張。

“在學校裏我們(將這種行為)稱之為欺淩。在社會上,他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欺負和孤立華人社區。”

Twitter
CityNews 1130

推特上也有用戶表達了對於《省報》這一行為的指責。標題中體現出來的刻板印象和對華人社區的歧視讓人“非常失望”。

WHO:疾病名稱應該適當,帶有歧視偏見不可取

早在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了一個文件,概述了命名新疾病的最佳做法,“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名稱對疫情國貿易,旅行,旅遊或動物福利的不必要負面影響,並避免冒犯到任何文化,社會,國家,地區,專業或種族群體。

該文件還說,在社交媒體和快速溝通的時代,“重要的是,首先報告新的人類疾病的人應分配適當的名字疾病。”

到目前為止,尚無該病毒的正式名稱,但我們普遍將其稱為“冠狀病毒”,“新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像是“中國病毒”和“武漢病毒”這樣的歧視性語言隻會給華人群體帶來傷害。

原文鏈接:https://www.citynews1130.com/2020/02/06/bc-newspaper-novel-coronavirus-head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