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氣溫反複無常、凍融循環頻繁,安省多個城市迎來了史上罕見的“坑窪季”。道路破損問題不僅給市政基礎設施帶來沉重壓力,更令廣大司機們叫苦連天,紛紛形容日常出行猶如“行駛在地雷陣上”。

圖片來源:CP24

據英文媒體CP24報道,位於北部的薩德伯裏市(Sudbury)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出租車公司“亞倫出租車”(Aaron's Taxi)負責人邁克·桑德斯(Mike Sanders)表示,城市主幹道“滿目瘡痍”,坑洞數量之多讓出租車司機幾乎無法避讓。

“我們車隊每天都要穿行在這些道路上,輪胎、輪轂、懸掛係統都在不斷被損壞,”桑德斯無奈地說。他還指出,由於不少車輛為了節省成本而使用非原廠配件,結果耐用性更差,損耗也更為嚴重。

薩德伯裏市線性基礎設施主管丹·蒂博(Dan Thibeault)透露,僅今年3月,該市就經曆了14次明顯的凍融循環,並有26天需要使用融雪鹽,高於去年同期的16天。數據顯示,當地今年填補的坑窪數量“顯著高於多年平均水平”。

多倫多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市府最新統計,截至本周三,市政工作人員2025年已修補坑窪超過 108,000 個,遠高於去年同期的約95,000個。

市交通服務運營與維護主管文森特·斯費拉紮(Vincent Sferrazza)表示,市府已動員約250人的專項修補隊伍,自去年11月起持續作業,並采購了大量新設備投入坑窪搶修。

維修工作重點覆蓋老年人、新移民、殘障人士較為集中的社區,以及騎行與行人流量大的區域。市府主動排查問題路段,確保即使居民未通過311報修係統,危險路況也能被及時處理。

坑窪問題也成為加拿大汽車協會(CAA)安省分會2025年度“最差道路”票選的核心議題。該協會助理副總裁特蕾莎·迪費利(Teresa Di Felice)透露,今年截至目前,83%的公眾提名都與道路坑窪直接相關。

“這是我們近年來收到有關坑窪最多的一次。”她表示。曾連續兩年當選“最差道路”的漢密爾頓市巴頓街東段(Barton Street East)今年再度成為最有力的候選者之一。

迪費利指出,如果車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高速駛過坑窪,可能導致嚴重的機械損害,涉及輪胎、輪轂,甚至是轉向係統。“相關維修費用可能高達2000加元,”她警告說。

隨著安省進入春末,市政部門正爭分奪秒展開坑窪修複工作,但由於氣溫波動尚未結束,加上積壓維修任務眾多,短期內坑窪問題仍難徹底緩解。

專家呼籲,未來在應對極端氣候背景下,城市需加大對道路基礎建設的長期投資,並考慮采用更耐氣候變化的鋪路材料,以應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新挑戰。

文章來源:https://www.cp24.com/local/toronto/2025/04/17/significant-issue-spring-freeze-and-thaw-leads-to-more-potholes-on-ontario-r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