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聯邦大選臨近,加拿大兩大主要政黨——自由黨和保守黨已陸續公布完整政策藍圖,涵蓋住房、稅收、經濟、移民與美加關係等多個核心議題。隨著自由黨新任黨魁、前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走馬上任,保守黨黨魁皮埃爾·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持續強化“親民、減稅、反碳稅”的施政基調,兩大陣營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以下為截至目前兩黨最全面的政策對比,特別整理適合華人讀者重點關注的領域:
一、住房政策:誰能破解買房難題?
自由黨:
- 承諾未來十年將全國住房建設速度加倍,目標為每年建房接近50萬套;
- 取消價值低於100萬加元的新建住房商品及服務稅(GST);
- 推動土地再密集開發,取消停車位強製配額、容積率限製等地方規章;
- 實施“按住房市場承載能力接收移民”的新機製,緩解供需矛盾。
保守黨:
- 取消130萬加元以下新建住房的GST,鼓勵省政府同步取消PST,減稅空間或高達10萬元;
- 鼓勵地方政府減少新屋開發費,並承諾聯邦將補貼地方政府減費損失的一半;
- 啟動聯邦政府閑置建築和土地審查,15%將改建為經濟適用房;
- 設定“房屋建設與移民配額聯動”機製,主張“有屋才有新移民”。
點評:兩黨均主打“降低購房門檻”,自由黨聚焦住房供應機製改革,保守黨則更強調直接減稅降費。華人購房者應關注具體地區政策配合程度,決定政策落地效果。
二、經濟政策:誰能為中產解壓?
自由黨:
- 推動省際貿易自由化,打破地區壁壘,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 推出“加拿大製造計劃”,聚焦清潔能源與低碳傳統能源;
- 保留工業碳定價體係,取消個人燃油附加稅,以維持環保政策與民生平衡;
- 強調財政審慎,維持中央銀行獨立性,避免激進貨幣寬鬆。
保守黨:
- 將最低個人所得稅率由15%降至12.75%,平均工薪階層年省稅約900加元;
- 廢除所有碳稅政策,包括對企業和工業的碳排定價;
- 實施資本利得豁免政策:出售資產並在加拿大再投資可享免稅優惠;
- 承諾三年內實現預算平衡,並強製未來赤字必須經全民公投批準。
點評:自由黨偏向漸進改革與環保平衡,保守黨則強調減稅和“去監管”。對自雇者、小企業主和高稅負專業人士而言,保守黨政策或更具短期吸引力。
三、移民政策:開放or限製?
自由黨:
- 倡導持續吸納技術移民與國際學生,為勞動力短缺行業注入人才;
- 強調移民與住房、社會服務同步發展,反對地方歧視性篩選機製。
保守黨:
- 主張“有房才收人”,通過住房產量限定每年移民人數;
- 支持魁省等省份擁有選擇大多數臨時移民的權限;
- 強化邊境管理,增派軍力至重點邊境口岸,防止非法越境與人口走私。
點評:自由黨延續親移民傳統,而保守黨主張“量入為出”,對希望申請家庭團聚或工作簽證轉永居的華人申請者而言,未來政策走向將決定簽證周期與配額分配。
四、美加關係與國家安全
自由黨:
- 卡尼公開宣布“舊時代已結束”,將重新協商與美國的貿易與安全合作;
- 將對幹涉加拿大主權的美方貿易措施啟動報複機製;
- 在能源政策上推進“自給自足”,減少對美依賴。
保守黨:
- 雖未公布新一輪對美戰略,但強調保障本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 在北美安全領域,主張加強北極主權建設與西部軍事部署。
點評:特朗普重新執政後,美加關係趨於緊張,兩黨雖立場略有差異,但都傾向強化國家戰略自主性。
五、社會治安與醫療政策略覽
- 自由黨計劃繼續擴大醫保覆蓋,強化藥品計劃(Pharmacare),並推動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公共係統;
- 保守黨則聚焦治安,承諾終身監禁毒販、人口販子與重犯,同時限製注射站在學校、公園周邊的設立。
總結:根據自由黨過去十年的政績情況

本屆大選,自由黨主打“政策持續性與係統改革”,強調製度兼容與中產複興;保守黨則強調“立竿見影的減負與效能”,承諾立即減稅、取消碳價、放鬆移民。對華人社區而言,住房、移民與稅收政策變化將直接影響家庭決策和資產布局。
最終,誰能在4月28日贏得加國民意?我們將密切關注及時報道。
編輯整理:ChatGPT / 多倫多中文地產與時政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