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周三公布的3月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如果沒有當前與美國相關的貿易不確定性,央行本應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紀要透露,央行管理委員會在權衡近期經濟數據後,原計劃將政策利率維持在3%,但因美國加征關稅引發外部衝擊擔憂,最終選擇下調25個基點至2.75%。

圖片來源:Peter J Thompson/National Post
紀要指出,雖然委員會內部對2024年下半年經濟出人意料的強勁表現如何影響風險評估存在分歧,但一致認為近期信息改變了政策平衡,通脹回落的風險有所降低。
文件中明確提到,“在沒有關稅威脅和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管理委員會本可能將政策利率維持在3%。”但鑒於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已於3月12日宣布對加拿大鋼鐵與鋁產品征收25%關稅,並計劃自4月2日起擴大對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覆蓋範圍,貿易風險迫使央行對經濟增長前景重新評估,並采取更為寬鬆的政策立場。
加拿大央行行長蒂芙·麥克勒姆(Tiff Macklem)在決議發布當天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對加拿大經濟構成嚴重影響”,其程度取決於措施持續時間及覆蓋範圍。當前尚不清楚,按照《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議》(CUSMA)原本享有豁免的商品是否將在4月2日之後繼續獲得關稅豁免。
會議紀要披露,部分委員主張在貿易政策走向更加明朗之前暫緩降息,認為維持利率水平以觀望更多宏觀數據是更穩妥的選擇。但也有委員認為,關稅威脅本身已構成經濟前景的結構性下行風險,足以支撐再次降息。
成員們在會議中詳細討論了貿易衝突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包括政府財政反應、企業投資計劃調整,以及消費者支出預期收縮等多重變量對國內經濟的中期影響。紀要中寫道:“所有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並影響整體經濟表現,還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通過觀察數據進一步評估。形勢複雜多變。”
央行特別指出,若貿易戰持續擴大,其經濟衝擊可能呈雙重特征:一方面壓抑整體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卻可能通過成本推動帶來通脹壓力。紀要寫道:“貿易衝突可能同時打壓經濟增長並推動價格上升,這將使政策調控更具挑戰性。”
勞動力市場也被列為風險點之一。盡管此前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在恢複,但央行指出,近期職位發布數量下滑,且商業信心調查顯示,許多企業在短期內計劃削減招聘。紀要中警告,“貿易緊張局勢和新一輪關稅政策預計將中斷原有的勞動力市場複蘇趨勢。”
在通脹方面,管理委員會認同需重點關注關稅的輸入性影響及其對消費者價格的傳導路徑,但也強調目前還無法準確量化其強度和速度。“通脹是否將再次上行、是否為短期現象,關鍵在於中長期通脹預期是否穩定,”紀要稱,“這將是未來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這份紀要表明,加拿大央行的貨幣政策方向正在被外部地緣風險主導,即便國內經濟數據顯示出韌性,隻要外部貿易衝擊持續存在,央行仍將維持謹慎的寬鬆姿態。
文章來源:https://financialpost.com/news/economy/bank-of-canada-would-have-held-rate-march-but-for-tariff-thr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