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國通脹率已較高峰有所回落,加拿大民眾對生活成本壓力的感受卻並未減輕。住房、食品、保險、房貸等日常支出持續上漲,正成為4月28日聯邦大選前夕選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CP24及CTV News等媒體近日報道,民眾的日常消費行為正在發生改變,部分人甚至開始囤積食品以應對可能的價格波動。

圖片來源:PlanoHero

在安省漢密爾頓一家No Frills超市外,市民大衛·克雷格(David Craig)正將數袋食品裝入後備箱。他告訴記者,自己近期有意識地儲備了冷凍魚類和蔬菜,因為擔心加美之間可能爆發的貿易戰將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我覺得價格肯定會上漲,所以要提前做準備。”克雷格說。

類似的擔憂在其他顧客中也十分普遍。一位消費者表示,“油價貴得離譜,我幹脆不買,隻能將就著用家裏的剩餘存貨。”還有人提到,他們已經減少了雞肉和牛奶的購買,因為漲幅過高,“有些東西幹脆不買了。”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月,全國年通脹率意外回升至2.6%,遠高於1月的1.9%。盡管部分上漲原因與免稅期結束有關,但在租金、保險和房貸等民生核心支出上,漲幅依然顯著:

  • 房租同比上漲 5.8%
  • 汽車保險費用上漲 7.5%
  • 房貸利息支出增加 9%

這一趨勢也得到多項民調數據的印證。Narrative Research近期調查顯示,67%的加拿大人將生活成本列為“國家最重要的問題”,遠超其他議題。

在即將舉行的聯邦大選中,主要政黨均將“可負擔能力”作為核心議題。執政的自由黨和反對黨保守黨均承諾將削減個人所得稅,以減輕中產和低收入家庭的稅負壓力。新民主黨(NDP)則提出釋放聯邦土地用於興建更多可負擔住房,以從住房供給端緩解危機。

多倫多地區的博客作者兼母親戴安·蘇亞佐(Diane Suazo)表示,近幾年,她家庭每周在食品雜貨上的支出已從300加元上漲至500加元。為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她和家人減少了外出用餐和旅行,更傾向於購買批量商品和折扣商品。“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努力想辦法省錢。”她說。為了節省開支,蘇亞佐一家還推遲了原計劃進行的房屋裝修工程。盡管她對減稅承諾表示歡迎,但她也認為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更直接的措施,如價格管控或生活必需品幹預。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和政策製定者也對未來通脹趨勢表示擔憂。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近日公開表示,加美之間可能爆發的貿易戰將進一步推升物價,而貨幣政策工具在此情況下的抑通脹能力非常有限。“如果貿易戰發生,我們將面臨經濟活動疲軟與價格上漲並存的局面。”麥克勒姆警告稱。

預計3月通脹數據將於4月15日公布,恰逢大選前的關鍵節點。鑒於該數據對選民信心和消費預期可能帶來的直接影響,這一數據結果有望成為競選期間最具分量的經濟指標之一。

文章來源:https://www.cp24.com/federal-election-2025/2025/03/26/rising-prices-take-centre-stage-in-federal-election-as-cost-of-living-weighs-on-vo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