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拿大逐漸成為全球洗錢的“溫床”,然而監管機構的行動卻顯得遲緩且無力。負責反洗錢監督的加拿大金融交易和報告分析中心(FINTRAC)在2024年僅對幾家房地產公司開出了行政罰款,且罰款金額相對較低,涉及的違規行為也多為技術性問題。這種執法態度引發了外界對加拿大打擊洗錢決心的質疑。

圖片來源:betterdwelling.com

FINTRAC作為加拿大的反洗錢情報機構,負責執行《犯罪所得(洗錢)及恐怖融資法》(PCTFA),旨在降低洗錢風險。盡管根據七國集團(G7)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要求,加拿大已將房地產行業納入FINTRAC的監管範圍,但從近期的執法情況來看,FINTRAC似乎並未對該行業進行深入調查。

2024年,FINTRAC僅對三家房地產公司開出了行政罰款:

  1. JLL(多倫多,安大略省)
    2024年3月13日,全球商業地產巨頭JLL因六項違規行為被罰款10.78萬加元。其中四項涉及員工操作流程文檔不完整,另外兩項則與客戶身份及資金收訖記錄不足有關。這些問題早在2022年的常規審計中就已發現,但罰款卻拖延至兩年後才正式下達。
  2. Right At Home Realty(多倫多,安大略省)
    該公司於2024年6月27日因三項違規行為被罰款5.8萬加元,主要問題同樣涉及流程文件不完善。該案同樣源於2022年的常規審計,且未涉及任何具體的可疑交易。
  3. Masters Realty(溫哥華,卑詩省)
    2024年1月8日,Masters Realty因五項違規行為被罰款8.37萬加元。此次罰款基於2021年的審計結果,意味著FINTRAC用了整整三年才作出行政處罰。其中三項違規涉及文件流程問題,另外兩項則具體指向客戶身份信息缺失或資金提供者信息記錄不充分。

這些罰款金額相較於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的龐大資金流動而言微不足道,且所有案件均未發現直接的洗錢交易,僅限於“文件不完整”等技術性違規。FINTRAC的執法態度使外界普遍認為其隻是為了完成表面工作,以維持其機構運作的“存在感”。

TD銀行案例:加拿大與美國監管力度懸殊

加拿大監管機構對洗錢問題的“寬鬆”態度在TD銀行的案例中尤為明顯。加拿大和美國的監管機構均發現TD銀行的反洗錢合規存在嚴重問題,但兩國的執法力度卻天差地別。

在加拿大,TD銀行因未能進行充分的反洗錢審查,被罰款919萬加元,創下FINTRAC曆史最高罰款紀錄。然而,FINTRAC僅停留在“合規問題”層面,未追查資金流向,也未深入調查是否存在人為疏忽或故意放任的情況。

相比之下,美國監管機構徹底調查了TD銀行的違規行為,並發現其涉及67億美元的洗錢交易。最終,美國財政部對TD銀行處以**30億美元(約合40億加元)**的天價罰款,並對其資產規模施加限製,直接阻止其在美國市場的進一步擴張。這是美國銀行業史上針對此類案件開出的最高罰款之一。

TD銀行案的對比充分說明了加拿大監管機構的軟弱態度——即便在面對同一銀行的同一問題,美國可以深挖資金流向並進行實質性懲罰,而加拿大卻僅停留在罰款層面,並且金額遠低於美國的執法力度。

盡管FINTRAC可能會在“可疑交易報告”數量上有所增長,但這更多是由於2024年部分申報係統的技術問題導致數據滯後,並不代表真正的監管改進。與此同時,全球對加拿大房地產市場成為洗錢渠道的擔憂仍在增加,而加拿大政府卻始終未能拿出強有力的應對措施。

從TD銀行的案例可以看出,僅僅依靠行政罰款並不能遏製洗錢問題。若加拿大政府繼續放任FINTRAC執行低效、拖遝的監管策略,未來洗錢問題隻會愈演愈烈,進一步損害國家金融體係的信譽。加拿大需要采取更嚴格的審查機製,確保不僅僅是“走程序”,而是真正追查可疑資金的來源和去向。否則,加拿大或將徹底淪為全球洗錢的天堂。

結論

加拿大在反洗錢監管方面的表現令人失望,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和金融機構的監管上顯得軟弱無力。行政罰款的金額和力度遠遠不足以震懾潛在的洗錢行為,且執法效率低下,導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加拿大政府亟需進行監管改革,提升執法力度和效率,以恢複國際社會對其金融體係的信任。否則,加拿大將繼續被視為全球洗錢的“溫床”,損害其經濟聲譽和國際地位。

文章來源:https://betterdwelling.com/canadas-anti-money-laundering-agency-isnt-serious-about-real-e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