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至蕙拒推六户住宅,卡尼政府敢不敢收回那3000万?

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最近在“六户住宅”政策上的态度令人侧目。在市议会否决了允许在全市范围内建设“sixplex”(六户住宅)的提案后,她不仅不担心失去联邦政府承诺的住房拨款,甚至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笑着表示:“看看我,我像是担心的样子吗?”

图片来源:Postmedia

联邦政府此前曾明确表示,允许建设六户住宅是拨款条件之一。新任住房部长内特·厄斯金-史密斯(Nate Erskine-Smith)也警告称,如果多伦多拒绝履行承诺,将失去约1.2亿加元联邦拨款中的四分之一,即约3000万加元。然而,邹至蕙显然对此并不买账,她认为联邦政府不会真正追究,因为“现任住房部长以前也是市长,应该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就能推行。”

这番话直指现任联邦住房部长、前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不过,这种“你也是市长出身,应该理解”的说法,很容易被解读为:我们知道你不敢动真格。

市议会最终仅批准在25个选区中的9个放行六户住宅建设,很多关键选区仍由自由党、新民主党及邹本人阵营的进步派议员把控。在议会辩论中,六户住宅被指可能“破坏社区”、“加重基础设施负担”、“推高房价”,甚至被形容为“麻烦房型”。

但现实是,中产阶级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从未幻想能买到独立屋,他们宁愿拥有一个六户住宅单位,也不愿被困在缺乏个性的高层公寓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决策者大多是早已拥有住房资产的“自称进步派”婴儿潮一代,他们对年轻人面临的困境缺乏共鸣。

更讽刺的是,曾被视为保守派代表的前市长庄德利(John Tory),在任时反而比邹至蕙更积极推动多户住宅改革。而邹至蕙如今的强硬姿态,不是用来改革住房政策,而是用来违背改革承诺

这场政治博弈的结果可能是:联邦政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多伦多“蒙混过关”,从而陷入政策双标的困境——一如特鲁多政府当年因碳税豁免燃油取暖而造成政策公信力崩塌。

如果罗品信决定对多伦多网开一面,其他城市势必效仿。那将意味着所谓“全国住房改革”的统一标准完全破产。而如果他真的追责,卡尼政府就必须面对与加拿大最大城市正面冲突的政治后果。

联邦是否会撤回这笔资金?对多伦多来说,3000万加元不是一笔巨额资金,但它是一个姿态问题。如果卡尼政府无法坚持政策一致性、不能兑现对各城市一视同仁的承诺,那么所谓的“住房转型”计划,也许真的只是个写给中产选民看的口号而已。

文章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chris-selley-toronto-dares-the-carney-government-to-punish-it-for-ignoring-housing-dem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