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经济专家指出:我们应该摆脱对美依赖,重建对华战略关系

在加拿大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换取美国继续谈判的承诺之际,加之特朗普政府再度威胁对加国产品征收35%关税,这一系列事件无不暴露出一个冷峻的现实:华盛顿已经不再将加拿大视为真正的盟友,而更像一个可以不断压榨让利的附庸。这也再次敲响警钟:贸易多元化对加拿大而言不再是长期目标,而是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

问题在于,加拿大长期以来对美国的经济依附,使其在对华关系上也被迫接受华盛顿设定的“敌对叙事”——中国是不可信赖、意在主导全球的经济体。然而,如果加拿大真正渴望经济独立,就必须摆脱这种“华盛顿制造”的话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重新定义与中国的关系。

图源:MLI/RCI

中国目前是全球购买力基础上最大的经济体,制造业产出占全球三分之一,超过G7国家与韩国、墨西哥之和。而且它的优势不再只是“低成本”,而是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与科技实力——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4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其中37项领先全球。

如果加拿大政府真的致力于提升国家经济韧性与科技能力,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定、务实、以市场准入与技术合作为基础的对华关系。面对当前的生产力危机,加拿大企业迫切需要接触、吸收全球先进技术,而中国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极。

然而,渥太华目前仍处于一种“战略瘫痪”状态,固守大西洋主义与G7主导的旧世界观。而与此同时,我们所谓的“最亲密盟友”——美国,不但在对华问题上持续向盟国施压,还在悄悄重启与中国的双边接触。这种“双标操作”带来的最大代价,由包括加拿大在内的“附属伙伴”承担。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明明在对华问题上紧跟美国,却仍不断遭遇美方关税、贸易歧视与外交冷落。2024年10月,加拿大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紧随拜登政府之后出台,但却引发了中方对加拿大油菜籽和猪肉的反制,西部农业生产者一年因此损失接近10亿加元。

与此同时,加拿大政界还习惯性地用“价值观不同”作为与中国、印度等国关系难以深化的借口。然而,加拿大长期与政治制度同样集中的国家(如沙特、日本)保持密切经济往来,却很少以“价值不一致”为由设限——这表明我们的对华标准,并不一致,也缺乏现实考量。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过去五年的全球趋势,会发现在中美对抗大背景下,很多国家正在努力在两极之间取得平衡,而非被动站队。例如,墨西哥在2018至2023年期间,对中国的贸易额增长了66%,同时又维持了与美国的密切经贸关系。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加拿大需要重启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加强技术转移,并以此提升本国的创新能力与经济韧性。如果我们继续无条件接受美方主导的“脱钩战略”,只会导致加拿大在技术、产业和出口上的战略自缚。

我们真正面临的主权威胁,并不是所谓的“中国渗透”,而是对美方战略的“顺从惯性”。当全球95%的消费者生活在美国以外,而我们却将75%的出口集中在一个日益不可靠的市场,这不是战略选择,而是战略误判。

如今,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继续固守以美国为中心的旧有路径,还是转向更符合全球现实的多极化世界秩序?经济主权的答卷,必须由我们自己作出。

文章来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business/commentary/article-lets-free-ourselves-of-the-us-and-forge-closer-ties-wit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