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HC:加国住房建设需“翻倍”以恢复负担能力

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为了恢复全国住房负担能力,加拿大未来十年每年所需新建住房数量必须增加至43万至48万套,接近当前建设速度的两倍

该报告强调,如果住房供应无法显著提升,加拿大的住房负担能力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根据CMHC的分析,在所有主要城市中,蒙特利尔的住房供应缺口最大,无论是可租赁住房还是可供购买的新建住房数量都远低于需求。自疫情以来,蒙特利尔的房屋拥有成本上涨速度高于全国其他所有人口普查大都市区(CMA),而当地收入增长却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

按省份来看,安大略省和新斯科舍省的供应缺口最为严重,其中新斯科舍省住房成本的涨幅在疫情期间尤为明显。

CMHC在报告中警告称:“若住房建设速度无法快速提升,当前已十分严峻的住房可负担性挑战将变得更加棘手。”

CMHC指出,目前的重点目标是将住房负担能力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而非回到更久远的20年前。“要恢复2000年代初的负担能力已不现实,但恢复到疫情前,仍有实现可能。”

不过,对于多伦多与温哥华这类长期面临高房价压力的城市而言,改善负担能力的难度将更大、更需时间。

CMHC副首席经济学家阿莱德·艾伯·约沃斯(Aled ab Iorwerth)指出,要实现住房建设翻倍的目标,加拿大必须依靠更大规模且现代化的建筑劳动力、更高效的审批机制、私人资本投入、降低开发成本以及建筑科技创新和生产率提升

以多伦多为例,该市未来十年的住房建设量需比目前水平增加70%,才能弥补供应缺口。虽然租赁住房建设有所增长,但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可购住房仍然稀缺。

报告显示,尽管温哥华房价长期居高不下,但该市的整体供应缺口并不如多伦多严重。为满足需求,温哥华每年需额外建设约7,200套住房,比当前趋势高出29%。2023年,该地区共有超过33,000套住房开工。

卡尔加里,住房建设连续三年创下历史新高,但仍需在现有基础上将年建设量提高45%,才能满足增长预期。

相比之下,埃德蒙顿是全国少数无需扩大住房供应就能维持负担能力的城市。CMHC预计,到2035年,当地将能建成足够的市场住房来支撑当前的住房价格水平。但报告也指出,该市依旧面临无家可归问题的挑战。

此次报告也对2023年CMHC发布的供应模型进行了更新。当时,自由党刚刚宣布将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住房计划,目标是未来十年将年建设量提升至50万套

卡尼总理在竞选期间也承诺,联邦政府将重新介入住房建设。政府将通过“加拿大房屋建设”机构(Build Canada Homes)承担开发商角色,大规模在公共土地上建造经济适用房。

该计划包括:

  • 预制房屋制造商提供超过250亿加元融资;
  • 经济适用房建设者提供100亿加元低息贷款及资本支持;
  • 推动模块化、装配式等快速建造技术在全国落地。

CMHC强调,这一转型不仅关乎住房数量,更是对住房结构、开发方式与融资模式的全面革新。

文章来源:https://financialpost.com/real-estate/cmhc-says-homebuilding-must-double-afford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