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房遍布、传说频出的加拿大,一栋房子的“前世今生”,有时比屋龄和结构更让人纠结。特别是那些发生过非自然死亡或犯罪事件的房产,近年来屡登新闻头条,也成为了买家心中的“隐形雷区”。
那么,买到这类“有故事”的房子意味着什么?背后又藏着哪些法律与文化风险?

什么是“凶宅”?
在加拿大房地产领域,这类房产被称为“stigmatized property”(声誉受损房产),指的是发生过谋杀、自杀、暴力事件或闹鬼传闻的住宅。虽然这些“心理因素”并不会影响房屋本身的结构安全,却可能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决策。
尤其是在多伦多、温哥华这样房价高企、库存紧张的市场中,“凶宅”虽然冷门,但因价格更具吸引力,也成了部分买家的“捡漏目标”。
案例一:命案老宅降价近40万仍难出手
在多伦多Christie Pits公园附近,一栋三层五卧的独立屋本是市中心的“理想之家”,但因前屋主Allan Lanteigne两年前被分居丈夫在门厅殴打致死,该房挂牌近百万却数月无人问津。

最终,一对年轻夫妻以略低的价格成交。他们告诉媒体:“我们在乎的是房子的实用性,而不是历史。”但为避免外界干扰,选择匿名购房。
案例二:案发半年照样卖出
在Silverthorn Ave,2024年初发生了一起枪击与持刀伤人案,一死一伤。半年后该房以$499,999元挂牌,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售出,成交价比挂牌价多出$1。
对部分买家而言,价格远比“能量”重要。

案例三:母女双亡,买家观望
另一处房产曾是Sherry和Colleen Fraser母女的住所,2023年被发现双双死亡,警方至今通缉亲属Joseph Ayala,涉嫌二级谋杀。

尽管房源广告写着“地段优越、社区安静”,但未提及命案历史。售价不到$90万元,明显低于市场均价,但因案情未决,买家普遍持观望态度。
高端市场也不平静
价格高就一定避开“凶宅”命运?未必。
在温哥华Shaughnessy区,一栋价值近$700万元的豪宅在成交后,买家得知前任屋主曾在门前被枪杀,拒绝交屋。结果买卖双方打了十年官司,法院认定卖家无披露义务,无需赔偿。

而在多伦多,NBA球星Shai Gilgeous-Alexander买下一栋伯灵顿豪宅后,不断有陌生人上门找“加密货币之王”Aiden Pleterski,才知这位卷入金融丑闻的前住户曾住在这里。球星怒而起诉,最终法院支持其撤销交易、退还房款。
法律角度:卖家是否必须告知“凶宅”历史?
在安省,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卖家必须披露房屋的非自然死亡或命案历史。只有“重大事实”(material facts)需披露,但法律并未清晰界定“重大”的标准。
注意: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当买家主动询问,中介才会如实说明。地产经纪人Desmond Brown表示,他一直建议同行“能披露就披露。虽然会减少一部分潜在买家,但留下的才是真正安心的买家。”
心理负担如何对应
在包括华人群体的多种族裔中,“凶宅”忌讳颇深,不过,毕竟是在加拿大,有些传统早已悄然移风易俗。在真实交易中,买家往往更看重“理性与价格”。换句话说,“凶宅”分析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房子质量”,一是“价钱”——购买标准是“必须物美价特廉”……部分卖家会在花钱“净宅”之后再挂牌出售,并将“房屋历史无异议”一词写入合同。大多地区知名能量师/灵媒Jaye McKenzie,自称为数百套房屋“做过法”,美其名曰“清理能量”。成交后,不少买家也会主动寻求方法排除心理阴影,包括使用各族裔传统上的祈福招数。
房子的历史无法改变,但生活的选择权始终掌握在你手中。如果有一套原价$200万元的豪宅,因命案仅售$120万元,你会买吗?你会考虑“有故事”的房子吗?你介意住在“凶宅”里吗?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dEpwUrqNNYTVL7-2bO6jOQ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would-you-live-in-a-house-where-there-was-a-murder-and-the-perpetrator-had/article_3da59734-b2f0-4dde-9d02-93e4ccc7d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