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子两周收10份陌生外卖,多伦多“试卡盗刷”套路曝光!

近日,一位华人博主在小红书上发帖讲述了自己在家门口接连收到莫名其妙外卖的诡异经历,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这位居住在多伦多士嘉堡独立屋的博主表示,自两周前起,家门前陆续出现来自不同平台的外卖订单,而她本人根本未曾下单。起初她以为是邻居或餐厅送错地址,打电话询问商家却被告知一切“按订单配送”,订单信息中也查不到支付人或顾客联系方式。

图片来源:小红书

奇怪的事并未就此停止,Wild Wings、A&W、荷里活中餐等各式快餐陆续送上门,几乎每天一单,甚至在她发帖的第二天晚上,又收到一份来自Skip平台的新外卖。这些订单分量不多,来源各异,既无法判断点餐人种族背景,也找不到任何关联线索。博主表示:“不敢吃也不敢扔,感觉很恐怖。”

帖子在小红书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类似情况,并纷纷指出,这可能是“盗刷信用卡试卡”的常见手法。

一位网友解释:“盗刷团伙会利用偷来的信用卡,在外卖平台上频繁下小单测试卡是否有效。只要银行没有立即拦截,后面就会进行更大额度的购物盗刷。”这种操作还可能导致被用作“试单”的收货地址被平台拉黑,影响日后正常网购和快递收货。还有人补充,盗刷者为了不暴露自己,会将外卖送到附近住户,再在外面悄悄取走。

不少网友提醒博主尽快处理这种情况:“你家地址可能很快就会被平台封锁了”,“最好给各大外卖平台打电话,让他们将你家地址列入黑名单”,也有建议报警备案:“说不定有人在踩点,测试你家是否有人在。”还有人建议在门口张贴提示,明确表示“未下单请勿投放外卖”。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误送外卖”,食品安全专家和平台建议如下:

  1. 确认是否家人、邻居代下单。有时朋友或邻居可能填错地址,或家人使用了不同账户下单。
  2. 检查包装信息。查看袋子上的订单标签,确认姓名、电话与地址是否匹配。
  3. 不要擅自食用。外卖来源不明,可能涉及支付纠纷或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4. 联系平台或餐厅。如外卖来自Uber Eats、DoorDash或SkipTheDishes等平台,应通过App联系客户支持说明情况;餐厅电话也可用于反馈。
  5. 保留外卖,等待处理。通常平台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处理是否取回,之后可自行决定处置方式。切勿主动转送他人,避免法律责任。

针对连续多单、陌生来源外卖频繁出现的情形,如有安全疑虑,建议立即报警处理,保留记录以备后续可能涉及信用卡盗刷、地址滥用等案件调查。

面对这个从“免费外卖”演变而来的精心设计套路,网友直呼:“别贪小便宜,背后可能是更大的陷阱!”而这起事件也为居住在大多地区的居民敲响警钟:看似无害的外卖,背后可能隐藏着网络犯罪的蛛丝马迹。

文章来源: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