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春季房地产市场火热之际,57岁的银行职员阿尔沙德·拉乌夫(Arshad Rauf)在多伦多Mimico GO火车站附近购入了一套495平方英尺的一居室预售公寓,作为日后供子女上大学时居住的住所。他的地产经纪当时还向他表示祝贺——这是一个紧邻市中心、前景看好的大型综合社区项目的一部分。
然而,这个原本承诺打造“都会生活新核心”的项目,最终却陷入烂尾。如今在23 Buckingham街的工地上,只剩下几个空地和一个半淹水的地基坑,毫无建设气息。项目开发商隶属于密西沙加的Vandyk集团,在2024年1月进入了法庭接管程序,随后于2025年2月被正式宣布取消。

图片来源:Andrew Francis Wallace Toronto S
包括拉乌夫在内的近700位购房者至今仍未拿回他们的定金,而他个人已经支付了近9万加元作为购房首期款。拉乌夫表示,最令他难以接受的并不是项目被取消,而是退款流程中信息极度不透明、缺乏沟通、赔偿利息微薄且迟迟未见款项到账。“我们这些人就像是被遗忘的参与者,”他说,“一点权利感都没有。”
烂尾现象愈演愈烈:买家承担最大风险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Urbanation提供的数据,自2024年以来,多伦多已有8个预售公寓项目被正式取消,涉及1,899套单位。与此同时,还有3个项目(338套)陷入停滞或接管状态,6个项目(1,434套)被改为出租物业。整个大多伦多及汉密尔顿地区共有28个项目、5,734套住房在2024年被取消、搁置、接管或用途变更。

这一现象暴露出加拿大预售房制度中的重大漏洞。在大多地区,开发商往往会在动工前出售绝大部分单位,以此作为融资手段。然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融资困难或成本上升,项目随时可能喊停,而买家即使已支付数万甚至数十万元,也难以获得实质保护。
拉乌夫坦言:“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购房者提前交钱,项目根本无法推进。但一旦开发商失败,我们就是最先承受损失的人。”

合同不对等,维权路漫漫
根据《安省共管公寓法》,开发商在取消合同时需在10日内退还购房定金,并按“央行优惠利率减2%”支付利息。然而现实中,购房者需向保险公司(本案为Aviva)提交大量文件,等待周期长、流程繁琐,退还款项极不及时。
2024年1月,法院指定KSV Restructuring公司为23 Buckingham项目的接管人,但项目一直未能找到买家。2025年2月法院正式终止了所有购房协议。3月中旬,拉乌夫收到Aviva的文件说明,确认将退还定金并支付至当日为止的2%利息。但他指出,自己为了支付首付曾向房屋抵押贷款再融资,年利率高达6%,加之通胀侵蚀货币价值,即使拿回定金也面临1.5万至2万加元的损失。
“哪怕定金能退回来,钱的实际价值已经缩水了,”他说。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开发商Vandyk集团还有9个预售项目正处于接管程序中,涉及范围遍及整个GTA,而这些项目的买家同样陷入不安和不确定的等待中。
补偿机制仍显不足
虽然安省消费者保障机构Tarion为每位购房者提供高达2万加元的定金保险,但面对动辄几十万的首付款,这个额度显得杯水车薪。Tarion去年赔付金额创下纪录,高达8,000万加元,显示出烂尾项目频发下购房风险加剧。
Tarion相关负责人表示理解购房者的困境,并鼓励符合条件者提交定金保护索赔。“我们确实有义务在开发商违约的情况下提供补偿,”Tarion发言人强调。
投资热退潮,购房需理性
拉乌夫目前在Facebook上的一个买家维权群组中,和近百名同样等待退款的买家保持联系。他提醒公众,不要再被“错过就买不到”的购房焦虑裹挟,尤其是投资型公寓的繁荣模式已经破产。
“我不是在抱怨市场行情,而是在提醒人们:哪怕法律规定你能拿回定金,现实操作起来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他说。
文章来源:https://www.thestar.com/real-estate/his-toronto-condo-was-cancelled-and-hes-still-waiting-to-get-his-deposit-back/article_7be8c78d-88f0-4d40-9a22-aacac7549f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