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加剧的住房危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竞选中承诺未来十年建成500万套新房,平均每年50万套。在当前建筑成本飙升、劳动力短缺、工期普遍延长的现实下,这一目标令人生疑。但一项正在全国多地展开的新型建造方式——模块化预制住宅,正被视为破局之道。

图片来源:Garden Suite
近日,在多伦多西区,一栋为无家可归者打造的模块化住宅正式落成。该项目共三层,25个独立单元,每户约20平方米,配有独立浴室、厨房与客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建造速度:主体结构在21个工作日内完成,总施工周期仅为八个月,远低于传统住宅的一年以上工期。
模块化建造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主体在工厂内完成超过八成,避免了天气影响、提升了效率与施工质量。然而,模块化住宅需遵循更高标准的建筑法规,审查流程也更严格。尽管如此,它正被越来越多政府机构和开发商视为推动住房建设的高效工具。
负责该项目的非营利机构St. Clare’s Multifaith Housing Society表示,该建筑利用了城市中心的闲置土地,既提升了土地效率,也展示了模块化住宅在美观与实用上的可行性。项目资金来自多个层级:联邦政府出资480万元,多伦多市政府提供约170万元的费用减免,开发商自筹约90万元,每套月租金控制在500元以内,属于可负担水平。
不仅是多伦多,渥太华、伦敦、皮克顿等地也在积极推进模块化项目。例如,渥太华的Theberge建筑集团正在开发其首个模块化公寓,并计划在今年夏末拓展更多项目。该公司表示,模块化建造可使整体开发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节省大量资金。
虽然模块化住宅目前在加拿大建筑市场的占比仅为4%至6%,但多位专家认为,它有望成为主流趋势。多伦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卡罗琳·惠茨曼指出,模块化建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她建议联邦政府可通过每年固定下单的方式,刺激工厂建设、吸引劳动力,并优先用于支持性住房、学生公寓等社会用途。
政策层面也已释放信号。卡尼曾承诺提供250亿加元贷款,支持本国模块化住房制造商,打造以加拿大本地木材、技术和劳动力为基础的新住房产业。安省省长福特亦承诺投入5000万元推广该建造模式。
然而,模块化住宅虽有成本与效率优势,仍非“灵丹妙药”。资金筹措、审批流程、跨政府协作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规模化推广的瓶颈。前述多伦多试点项目之所以得以快速推进,离不开多层级政府补贴、税收减免与开发商自筹资金的共同配合。
随着住房危机持续发酵,模块化住宅能否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工具,将取决于联邦政府是否能将政策愿景转化为系统性制度支持。500万套住房的承诺能否落地,模块化建造或许正是最大的变量之一。
文章来源:https://www.cp24.com/news/canada/2025/05/15/in-canadas-housing-crisis-are-modular-homes-a-cheaper-and-faster-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