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党、保守党住房政策正面对决,谁能让年轻人真正上车?

随着联邦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住房负担问题成为各党竞选的核心议题。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与保守党领袖皮埃尔·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不约而同提出,要让加拿大年轻人重拾父辈时代“轻松买房”的希望。然而,怀旧式口号背后,谁的住房政策更具可行性?

图片来源:The Logic

根据多伦多星报分析,尽管两党都承诺缓解住房负担,但在具体手段上存在明显差异。

自由党提议,对首次购房者购买价格低于100万元的新建住宅免除5%GST,并对100万至150万元区间的新房适度减税;保守党则主张对所有购房者购买130万加元以下新建住宅免征GST。专家指出,两党的GST减免虽有助刺激新屋供应,但因新房GST多内嵌于建造成本中,购房者能实际感受到的减负效果可能有限。

卡尼承诺每年建50万套住房,十年达标;博励治提出五年内建230万套。自由党计划通过预制建筑技术、复兴多户住宅建设津贴等手段提速;保守党则强调打破官僚障碍,承诺简化审批流程、统一建筑规范,加快住房项目落地。学者提醒,建房难题不仅在审批,更在融资与成本控制。

自由党拟设立新的住房机构,整合低成本贷款、补贴资源,投资非营利住房与土地信托项目;保守党则主张出售15%的联邦土地,并要求新开发项目必须包含经济适用房单元。专家警告,改建公共土地项目存在效率与成本隐患,而扶持非市场住房模式可能更具长期可持续性。

两党均提出削减开发费用。保守党承诺,如果城市降费,联邦补贴一半,否则扣留拨款;自由党则对多单元住宅建筑项目进行为期五年的开发费豁免。问题在于,开发费用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若减少,城市可能转而提高房产税,影响全体居民。

自由党希望扩大“住房加速基金”,以资金奖励支持密度提升的城市。保守党则主张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交通枢纽附近地区预先批准高密度开发,否则冻结联邦资金。专家担忧,简单以资金奖惩推动城市密度增长,可能低估地方决策的复杂性和居民反对声音。

无论是自由党的“投资建房”路线,还是保守党的“打破障碍”战略,要真正让年轻人实现拥有住房的梦想,都需跨越重重现实障碍。选民面对的,已不仅是对怀旧记忆的追寻,更是对一套切实可行的住房战略的深度拷问。

文章来源:https://www.thestar.com/real-estate/carney-poilievre-want-to-turn-back-the-clock-on-housing-but-2025-is-not-your/article_5f0780e0-0055-46e6-a46e-b38a5a7eff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