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本土的疫情已经被平息,但中国的防疫工作并没有松懈,对进口食品的病毒检测更加严格。
据中国官方报道,自今年6月以来,已经有多省份在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被检测出病毒的食品来自20多个国家,包括德国、巴西和印度。
随后,中国加大了对冷冻进口食品检测力度。

对于中国的这种做法,国际上一些依赖食品出口的国家表示不满,认为中国是在搞贸易限制,有悖国际规范。
据路透社报道,在本月世界贸易组织WTO举行的会议中,加拿大代表提出,要求中国停止对进口食品的新冠检测,加拿大代表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贸易限制”。
加拿大代表称,中国认为食品能传播病毒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加拿大代表的这番言论也获得了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墨西哥代表的支持。

美国及欧盟的疾控中心也纷纷发表声明称:“没有证据能证明食品能传播新冠病毒。”
对此,中国代表作出回应,称对进口食品进行检测是“基于科学依据的临时行动”,目的是尽最大可能保护国民的生命安全。
中方举例说,此前在青岛发现的进口食品外包装上,发现了活体病毒,一旦接触该病毒,将可能导致感染。天津近期新增的2例病例,均为冷冻食品厂的工人。

中国已经在多省份的冷冻食品行业中检测出新冠阳性,明确发现了“物传人”情况。
此外,从疫情数据上来看,在指责中方做法的几个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的情况较为稳定,其它国家目前的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美国和巴西的累计确诊病例甚至处于世界第一和第三的位置。
即便如此,指责中方做法的几个国家仍坚称:对食品进行病毒检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他们给出的理由包括:中方没有公布实验数据,实验未经同行审查等。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警告说:冷冻食品所处的低温环境,给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病毒甚至可能存活几个月之久。
新闻来源: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china-food-idUSKBN27X14P http://sd.sina.com.cn/news/2020-10-21/detail-iiznezxr71540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