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一直是最近讨论话题的热点,美国方面一直向加拿大施压,希望加拿大能禁止华为参与本国5G建设。
对此,特鲁多还未明确表态,加拿大政府内部也分为两派:一派人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华为参与5G建设,另一派人则认为只要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就可以使用华为5G设备。

而在近日,加拿大的主流媒体《多伦多星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列出了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5G的5大理由:
理由一:华为行业领先的5G技术
报道中,《多伦多星报》承认了华为在5G行业的领先地位。5G的速度大约是目前使用的4G的10倍之多,使用5G也一定能提高加拿大的经济效率。
而在过去4年中,华为在5G方面的研发投入远远超过行业中的其他竞争者:华为的研发支出超过爱立信3倍,超过诺基亚2.5倍。

迄今为止,华为在5G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2750项专利,目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设了超过3万个5G基站,设备可靠,备受好评,最重要的是价格要比行业其他产品低20%-30%。
相比来看,华为的5G技术在行业内较为成熟,价格与质量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这是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建设5G的第一个理由。
理由二:不接受可能意味着落后
《多伦多星报》称,在7个由主要工业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中,法国与德国已经表态,称他们不会在本国禁止华为的5G建设。
而中国的5G建设在世界上更是已经遥遥领先,如果加拿大此时不接受华为5G建设的帮助,那可能会导致加拿大在通讯网络上的落后。
据悉,德国网络代理商负责人Jochen Homann在2018年曾表态称,如果不接受华为的数字网络建设,可能会影响到该产业的发展速度。

英国也接受了华为在本国的5G建设,只是增加了一项限定条件,那就是需要确保华为的设备不会触及英国的存储敏感数据的网络核心。而英国目前有4大手机公司都与华为5G有着合作。
《多伦多星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多个国家相继与华为展开合作之后,如果加拿大禁止华为,可能会影响加拿大在未来数字网络行业的发展,这是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建设5G的第二个理由。
理由三:华为对加拿大的承诺
《多伦多星报》表示, 华为为加拿大带来的除了技术,还有工作机会和创新中心,华为曾对加拿大科技创新的未来许下承诺。
在今年11月,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希望将加拿大建设成与美国硅谷相媲美的创新中心。
据悉,华为在加拿大开展业务已经超过了10年,华为大量雇佣加拿大人才,目前在加拿大已拥有1100名员工,且华为员工的平均工资为84,000加元。

除此之外,华为在全球设有21个研发中心,其中有6个设在加拿大。华为为其研发中心进行了非常可观的投资,今年又宣布,将会把在加拿大1.8亿加元的研发费用提高15%。
华为还表示将会再增加三分之一的研发人员,在加拿大扩招200名工程师。
华为为加拿大带来了大量优质的工作机会与科技创新投资,这是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建设5G的第三个理由。
理由四:华为的网络安全
《多伦多星报》称,“华为”这个名字的意思用中文来讲,就是“中国可以做到”。华为曾表态过,称他们从未接到过要做国际间谍这一要求。
虽然美国一直声称接受华为意味着会有安全风险,但是至今从未拿出过任何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而且如果真的有安全风险,应该指的是那些国有企业。

但华为是一家私营公司,在全球170个国家与地区中拥有超过19万名员工,其中有数千名员工是外国人,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多伦多星报》 对华为网络安全问题表示了信任。报道称,华为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私营科技公司,已经成立了30多年,如果真的能影响他国的网络安全,是无论如何不能在全世界做到今天这个规模,这是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建设5G的第四个理由。
理由五:华为只是中美贸易的牺牲品
《多伦多星报》 表示, 美国方面一直宣称华为会影响国家安全,但这个画面加拿大人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在此前,美国曾对加拿大的钢铁和铝进口产品征收关税。那时,美国的理由是会影响国家安全,加拿大人明白,这不过是个虚假的理由。
因为当美国赢得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就立刻取消了对加拿大征收的关税,对国家安全问题只字不提,由此看来,“国家安全问题”不过是美国的手段罢了。

而现在,中美之间在进行贸易战,美国再次用国家安全做幌子,其实说白了,华为不过是中美贸易战中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多伦多星报》 称,“华为会影响国家安全”只是美国为了赢得贸易战找的理由,华为只是中美贸易的牺牲品,并不会影响国家安全问题,这是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建设5G的第五个理由。
《多伦多星报》最后表示,华为的5G建设将会提高加拿大的经济效率与创新能力,加拿大应该接受华为的5G建设,而不是被美国不稳定的政策所左右。
编译自多伦多星报,原文链接: https://www.thestar.com/business/opinion/2019/11/26/five-reasons-canada-should-let-huawei-help-build-our-new-5g-networ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