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QR-Code Open in Mobile

《绿皮书》最全的背景介绍

Sabrina2019-3-7



电影《绿皮书》的获奖之旅可以用疯狂集邮来形容,几乎走遍了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所有重要大奖领奖台。在上周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收获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国内超5万人打分后,豆瓣评分依然高达8.9,成为近十年评分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电影好评如潮,却意外遭到原型人物亲弟弟的指责,认为电影扭曲了哥哥生前的经历,但制片方拿出了原型谢利生前的嘱托,证实这一切都得到了谢利本人的委托。

今天来了解一下绿皮书的历史背景。影片还是同学们自己去看吧!


以下内容转自看客InSight公众号


《绿皮书》最全的背景介绍



1962年的美国发生了许多事,宇航局实现了首次载人环球飞行,白人歌手“猫王”演绎的黑人布鲁斯音乐成为热门单曲,青年人刚刚把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奉为公路圣经,不久之后,他们就将相聚在伍德斯托克歌唱“爱与和平”。

还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 —— 一名上流社会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Don Shirley),雇了一名底层意大利裔白人司机大嘴托尼(Tony Lip),从纽约出发,踏上了南方巡演的道路。


直到50多年后,这段历史才被托尼的儿子写成剧本,一举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谢利博士,住在卡耐基音乐厅楼上,贵族一般的男人,是个天才钢琴家,两岁学钢琴,18岁时与波士顿流行乐队首次亮相。来源:《绿皮书》截图


大嘴托尼,混迹于纽约意大利裔社区,特长是能忽悠,能打架,而且特别能吃。来源:《绿皮书》截图


按照剧本设定,一场跨种族、跨阶级的珍贵友谊就这么发生了。他俩需要共同应对的,是上世纪60年代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方。


这意味着,纵使高贵如谢利,也不能在自己演出的餐厅用餐,不能使用正常的厕所,不能在白人开的高级西装店试衣服,不能去受欢迎的酒吧喝酒,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的肤色。


然而,这一切如今看来如此“政治不正确”的经历,比起当年的现实只是冰山一角。


在《绿皮书》背后,是上世纪无数美国人的一部种族隔离血泪史。


我们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


在电影里,当谢利和托尼在南部行驶被警察拦截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交警一脸“义正言辞”:


“这是一个日落城镇,”他说。


这个臭名昭著的名词意味着,非白人必须在日落前离开,否则可能会被警察逮捕,或者遭到愤怒民众的攻击。


1942年,底特律某社区宣布了自己的入住规则:“我们想要白人租户来我们的白人社区。”


对于现实中的谢利博士来说,这样的情节并不陌生。


1963年的一个周末傍晚,谢利带着他的乐队在美国北部的威斯康星州演出。


据当地报纸报道,这次爵士乐和古典音乐融合的节目“非常精彩,令人兴奋,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但这位黑人钢琴家知道,他受到的欢迎只持续到日落之前。


因为在城镇入口,赫然写着一个邪恶的标志:“黑鬼,别让我们镇的落日照在你们身上。”


与电影里一样,唐·谢利确实是个天才型钢琴家。


而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日落城镇”的传统其实发源于美国北方。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北方更开放,更少歧视黑人,而南部则更保守,更歧视,同时也是奴隶制的故乡。


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南部民众更仁慈,而仅仅是因为,天黑以后,许多美国南方人依然需要黑人仆人在家干活,就像当初奴隶制盛行时那样。


比起北方的“日落城镇”,南方的残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世纪的南北战争以后,虽然美国的奴隶制名义上被废除,但是在美国南部,“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黑人” 的观念从未消失,只是用另一种形式被写入了法律,并有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 ——《吉姆克劳法》。


吉姆·克劳(Jim Crow)最早是一个白人演员的艺名,他因模仿、丑化黑奴而走红,后来“吉姆·克劳”就变成了美国白人藐视黑人的常用词。


《吉姆克劳法》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最基本的做法是,把一切公共设施都根据种族隔离。


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部州,一口气就规定了黑人和白人吃饭、坐车、上学、住院、娱乐、上厕所、买东西,统统都不能在一个区域。


在任何台球室里,黑人只要跟白人一起打台球,都会一不小心就被扔进监狱。


饮水机也要隔离:左边是“有色人种”,右边是“白人”。可口可乐机器也要印上“白色客户专用”的标志。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隔离,南方各州都发挥想象力,让《吉姆克劳法》变得无孔不入,包括但不限于:


有色人种的理发师不能为白种女人理发;

啤酒商人和葡萄酒商人不能同时把酒卖给黑人和白人;

在任何精神病院,黑人和白人病人都不能混在一个病房。

有色人种墓地不能和白人墓地离得太近。


总之,从出生到死亡,一刻也不能打破种族的藩篱。


就连宣传平等观念也被视为是“大逆不道”,比如密西西比州就明文规定:


所有印刷、出版或流通或公然展示有关支持社会平等或跨种族婚姻的资讯、论据或建议是有罪的,应被处以不少于500美元罚款或不少于6个月的刑期或两者一起。


1955年,阿特金斯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望向车站的“黑鬼候车室”(“黑鬼”一词因侮辱性太强已被停止使用)。


逼仄如公厕一样的黑人专用餐厅。


在“人人生而平等”被写入宪法的美国,为什么这些歧视性法条,在当时能公然通过州议会表决,成为正式法律呢?


因为表面上,《吉姆克劳法》依然宣称自己“虽然隔离但是平等”,没有违背宪法精神。


那么所谓的“平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在公共资源上,既设立白人专用设施,也设立黑人专用设施。二是在某些定罪上,白人打破隔离同样犯法。


偶尔,动物园有几天会向黑人开放,这时白人便不得入内。


但实际上,“隔离但平等”当然只是一纸空谈。越是高级的资源,越是缺乏相对应的黑人设施,即便存在,条件也远不如白人的优越。


其中最为致命的,是医疗种族主义。


1931年,一位有非洲血统的美国老人出了车祸。由于肤色较浅,他被所有人都错认成了白人,并被立马送入了亚特兰大医院的豪华大楼。


可是当肤色较深的家人前来找他,医院员工迅速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于是像处理垃圾一样,将病人从检查台硬生生地拖到了破旧的黑人病房。


那里也变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1954年之前,美国南部法律明文规定,黑人儿童不得在白人学校上学。图为一群黑人学生被白人学校拒绝入学后,在家自己读书。


在吉姆克劳法统治下,种族融合成为了最令主流白人恐惧的东西。


1906年4月的一个夜晚,密苏里州的两名非洲裔美国男子,因性侵指控被警方收押。


尽管两人都有雇主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但愤怒的白人暴徒强行闯进男子的牢房,把两名尚未定罪的嫌疑犯拖到城镇广场,在数千人面前实施了绞刑,并烧毁了尸体。


1930年,印第安纳州的黑人青年Thomas Shipp和Abram Smith,同样是因为强奸指控,而遭到私刑绞死。Lawrence Beitler / 摄


报纸上大肆招摇的私刑预告写着:“John Hartfield将在今天下午5点被私刑处死。”


最令人惊恐的是普通人接受私刑的程度。整个场面仿佛是一场节日庆典,许多家庭聚集在一起,母亲和父亲,甚至带着他们最小的孩子。


结束时,行刑者还将两名无辜青年的身体部位作为纪念品,分发给人群。


不幸的是,这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并非孤例。


根据2015年的《美国私刑情况报告》,1877年至1950年期间,约有4075名非裔美国人在12个南部州被私刑处死。


黑人旅行者的保命圣经


电影里,当司机托尼收到雇主给的《绿皮书》,他对这本小册子闻所未闻。


这也是自然,因为对白人来说,那正是公路旅行的黄金时代,几乎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在象征着自由与开放的“66号公路”完成梦幻之旅。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本小小的册子却是黑人旅行者必备的“保命指南”。


因为所谓的自由与开放,都是只针对白人。光是“66号公路”沿线的89个县中,就有44个“日落城镇”,几乎每公里都是一个雷区。


不同版本的《绿皮书》。


在黑人生存危机四伏的情况下,《绿皮书》的诞生几乎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


1930年代,越来越多的黑人驾驶员开始在美国开车长途旅行。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有车一族”虽然能逃离公共交通的歧视,可是一旦来到陌生城镇,找一间“Black Only”的厕所,都是一个概率捉摸不定的难题。


为了避免被羞辱,黑人旅行者往往只能靠自己。


他们会把汽车的行李箱塞满了食物、毯子、饮用水,进阶一点的还有便携式厕所、洗澡桶和备用汽油,以防白人加油站拒绝服务。


与汽车合影的美国黑人中产女孩们。


这种情况延续到1936年,纽约的邮政工人维克多·格林(Victor Green)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在那个没有外卖小哥的时代,邮递员是最知道哪家有素质、哪家不歧视黑人的人群。


于是,他根据自己和邮局黑人同事们的经历,出版了第一本《黑人驾驶员绿皮书》。


这本《绿皮书》只有短短15页,包含了大纽约地区欢迎黑人的各类生活设施。由于旅店十分有限,还列出了欢迎黑人借宿的私人住宅,相当于上世纪的Airbnb。


拉斯维加斯第一家跨种族酒店和赌场。


这本指南一经发行,就迅速成为黑人旅行者的必需品。


第一批用上绿皮书的用户很快寄来了更多的信息,推荐自己地区的旅店或者自家开的餐厅。这些用户推荐的信息,经过《绿皮书》工作人员确认后,又被不断加入书中。


从1936年的初版起,《绿皮书》每年更新一个版本,范围迅速从大纽约地区,扩展到全美和其他国际旅行地,等到1966年的最后一个版本,已经扩展到99页。


书上包括餐厅、旅馆、加油站、理发店、裁缝店、夜店等各类信息。不止让你活下去,还希望你玩得开心。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希望,如果更多先富起来的黑人精英开车上路,也许白人企业主就会发现黑人的巨大消费潜力,进而转变对黑人群体的看法。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车的黑人”带来了新的问题。


1948年,社会学家查尔斯·约翰逊发现,白人司机如果发现黑人开的车比自己好,有时会故意损坏它们,好让黑人司机回到“他们的位置”。


同时,白人们为了给“黑人开了好车”这件事一个解释,还发明了一种刻板印象,怪政府社会福利太高,才让“颓废的黑人单身母亲”开上了凯迪拉克。


他们宁愿相信可疑的“福利说”,也不愿意相信,一部分黑人已经不再贫穷。


摄影师拍摄了繁荣的黑人中产社区,来挑战种族主义思想。Hugh Mangum / 摄


为了应对这种刻板印象,一些黑人只得放弃了豪车,故意开一辆旧车,以防止被人找茬。


还有一个常用招数是假装司机。如果全家度假期间被警察拦截,有经验的黑人父亲可能会一秒入戏,称自己是为某个白人工作的司机,正在送雇主的女仆一家回家(自己的妻子孩子),同时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司机帽。


1956年,从纽约到西雅图的推荐旅行路线是这样的。来源:《绿皮书》路线生成器 / NYPL Labs


不过,蒙混过关的前提依然是没有驶入“日落城镇”。


艺术家Paula Wynter仍然记得躲警察的童年阴影。1950年代的一个夜晚,全家在美国南部的北卡莱罗纳州赶路时,一个地方治安警察经过他们后,突然急转弯回来追赶。


她爸爸情急之下把车开到树丛里,熄了车灯,全家就这么一直在车里坐到了日出,看着警察的车灯在不远处来来回回扫过。


美国人甚至给这种歧视性执法发明了专有名词 —— “黑驾”(driving while black),这个词与酒驾(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相对应,意味着只要是黑人开车,就容易被警方找茬,这一点直到90年代也依然是如此。



有一天,我们将能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


等到电影主人公唐·谢利和托尼·利普在1962年踏上南部巡演的旅程,《绿皮书》已经出版了24年。


在此期间,黑人对《吉姆克劳法》的反抗从未间断。


突破首先是在教育领域发生的。


开端只是一件小事。1950年开学季,7岁的黑人小女孩琳达·布朗要上小学三年级了。她家附近就有一所白人小学,但是因为种族隔离,她每天都要走过21条街,去很远的学校。


这一年,琳达的爸爸太心疼女儿,于是到白人学校请求入学,却被教育局以种族隔离为理由拒绝了。


于是,琳达的爸爸终于忍无可忍,联合多名家长提起集体诉讼,要求学校废除种族隔离。


1960年新奥尔良小学解除种族隔离后,6岁的女孩Ruby Bridges在美国法警陪同下放学。她是第一个在当地进入白人学校的非裔美国孩子。


他们求助的律师,是最杰出的黑人民权律师,后来成为了美国首位非洲裔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瑟古德·马歇尔。


为了论证“隔离不可能带来平等”,他们提供了心理学家对儿童的大量测试结果。比如一项研究,测试了黑人儿童面对不同种族样貌的娃娃会如何选择。结果显示,黑人儿童没有选择和自己更像的黑人娃娃,反而毫不犹豫地选了白人娃娃。这些孩子从小就已经相信,“白色才是更好的颜色”。


到了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为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终于就案件作出了历史性判决:公立学校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平等的,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



1958年6月16日,阿肯色州小石城,15岁的黑人男孩约翰尼·格雷挥拳打向一名白人学生。当时他和妹妹玛丽在去隔离学校上学的路上,可是两个白人男孩命令他们离开人行道。


如此一来,所有奉行“隔离但平等”的法规,都失去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被陆续废除。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根据最高法院的判决,全国学校都应该陆续开始取消隔离,但是南方各州仍在顽固地抵抗。


1956年,一群暴徒围攻路过的黑人车辆,以抗议克林顿高中取消种族隔离政策。


1960年11月15日,威廉·弗兰兹小学接收了三名黑人学生的第二天,一群母亲带着孩子抗议种族隔离的取消。白人男孩手举标语:“我圣诞节只想要一所干净的白人学校。”


1957年,在南部的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布朗案”的结果宣布,该市的中学应接纳9名黑人孩子入学。


结果一经公布,就遭到了“白人至上者”的激烈反弹。


当记者采访一个13岁白人女孩对抵制的看法,她说:“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


1957年,阿肯色州中央高中近75名学生抗议学校种族融合。一名黑人同学被他们吊在树上殴打。


骚乱终于惊动了中央。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部队,端着步枪护送黑人学生,才终于让他们跨过了普通人铸就的种族界限。


除了教育领域的进步,其他领域的抗议也在同时发生。


50年代,蒙哥马利的一位黑人妇女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被捕。


为了声援她,初露头角的马丁·路德·金领导了全城5万黑人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认为,真正的抵抗,是用爱的力量勇敢地面对邪恶,因为暴力只会让仇恨更加猖獗,而有尊严地不合作,却会让反对派对自己的阴暗无地自容。


罢乘公共汽车一年后,汽车公司终于迫于压力取消了隔离。


1955年2月22日,罗莎·派克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因违反种族隔离法被警方逮捕。


同样是在他的号召下,60年代,四名黑人学生在白人咖啡店遭到拒绝后,决定在店里静坐直到关门。


第二天,他们又来静坐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其他校园的20多名黑人学生。


第三天,人数超过了60个,甚至有白人也加入了。


很快,运动蔓延到其他南方城市,大规模抵制活动使这家连锁咖啡店销售额减少了三分之一,迫使经理宣布从此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再往后,这种无声的抗议方式席卷了全国。在剧院、游乐场、图书馆,都能见到黑人日复一日占座的身影。



1958年,大卫·伊索姆打破隔离,走进了公共游泳池,结果泳池很快被官方关闭。


实际上,《绿皮书》的努力也从未停止。历史学家认为,那上面列出的每个黑人经营的企业,都代表了黑人经济的崛起。而其中一部分收入,最终被用作了政治平等运动。


黑人企业家用他们攒的钱,从监狱里保释出参加民权运动的抗议者,为“非暴力不合作”的组织提供运行资金,还赞助了人们去参加大型抗议的交通费。


尽管绿皮书从未具有明确的政治性,但它的确见证了黑人自由斗争的经济基础。



黑人抗议者举牌:“给我们美国人的权利。”白人则举牌:“黑鬼滚回家。”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于1960年去世。那一年,民权运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时代正在迅速变化。


在《绿皮书》诞生之初,整个美国只有44%的人,反对在交通工具实行种族隔离,而到1963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78%。


同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就在一年后,美国通过《民权法案》,标志着种族隔离政策逐渐走到终点。


在此之后,《绿皮书》终于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从历史舞台谢幕。


一切都如同格林在《绿皮书》1949年版前言中,所盼望的那一天:


“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这本指南将不再需要出版。那时候,我们这个种族将在美国享有平等权利。对我们来说,暂停出版的那天将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而不会感到尴尬。“


注:当然,种族歧视到今天也依然是美国最难解决的问题。了解当代美国的种族冲突,可观看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皮肤》(SKIN)。



参考资料 -----------------------------


[1]  ARICA L. COLEMAN, “The Movie Green Book Is Named for a Real Guide to Travel in a Segregated World. Its Real History Offers a Key Lesson for Today”. TIME

[2] Anna Diamond, “The True Story of the ‘Green Book’ Movie”. Smithsonian magazine

[3] Manuela Tobias, “Fact-check: How true is Green Book?".

[4] Jacinda Townsend, "How the Green Book Helped African-American Tourists Navigate a Segregated Nation". Smithsonian magazine.

[5] Marco Principia, “JIM CROW AND THE BLUES”.

[6] Jamiles Lartey,Sam Morris.“How white Americans used lynchings to terrorize and control black people”. The Guardian.

[7] CANDACY TAYLOR, "The Roots of Route 66". The Atlantic.

[8] Jennifer Reut, Mapping the Green Book. 

[9]《绿皮书》路线生成器:http://publicdomain.nypl.org/greenbook-map/trip.html



文章已于2019-03-04修改

    发送中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