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QR-Code Open in Mobile

不要试图说服愚蠢,愚蠢不接受启蒙

多伦多万通地产2018-9-11


拾遗物语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上周写了一篇Diss阴谋论的文章,

这几天不断有人找上门来争论或谩骂。

我没有应战,

因为我有过切肤之痛。

去年,一个读者留言说:

“你写的文章就是一堆狗屎。”

我回复问他:

“你觉得哪些地方有问题,如能指出来,我非常感谢。”

对方回答说:

“你写得那么长,我看个开头就不想看了。”

我不服气了:

“那你都没看,凭什么就说我写的是狗屎?”

对方蛮不讲理地说:

“我说是狗屎就是狗屎,你们现在做公号的全是狗屎。”

我生气了,和他大辩起来。

整整争论了一下午,

但最后,我还是吵输了。

因为对方根本不跟我讲理,

他一直用下三滥的方式骂我,

所以最后,我只得闭嘴。

我的心情,因此整整坏了两天。

吃一堑长一智,

从此,我就很少和“有的人”争论了。

见势不对,立马撤退。




这个“有的人”,一是指“杠精”。

李笑来举过一个例子:

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坚信:地球是平的,不是球体的,

这些人还专门成立了地平协会。

想说服这些人,比登天还难。

你拿着地球仪跟他说:

“你看,地球是圆的吧。”

对方会不屑地说:

“连这么假的东西都做得出来。”

你为了说服他,

去找宇航员在太空拍的地球照片:

“喏,你看,地球是圆的吧。”

哪知对方瞪着眼睛说:

“你看你看,它不就是平的嘛。”

遇到这种杠精,

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拥有一种颠倒黑白的本事,

你的证据反会被他们占为己有。

一句话总结就是:打死不认账。




这个“有的人”,二是指“讲歪理者”。

何为讲歪理?

就是你明明说的是1+1=2,

但他们会告诉你2+2≠3。

你不得不承认他们说得对,

因为人家确实没有说错。

和这种人争论,

永远没完没了,

因为你俩说的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说政策;

你跟他讲政策,他跟你说民意;

你跟他讲民意,他跟你说国情;

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说接轨;

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说道理;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律。

反正就是你追他跑,

直到把你累瘫为止。




这个“有的人”,三是指“喷子”。

和这种人争论,

最后你会气得半死。

因为他根本不和你讲半点道理,

他就一直用最脏的话喷你,

最后惹得你也不得不用脏话喷他,

但喷的结果是你必输无疑,

因为对方说脏话的经验比你丰富百倍。

现实生活中,

我认识的一个男人就是这种。

不管是和谁争论,

他最后都用一句话收尾:

“我的鸡鸡比你大得多。”

哪怕是跟女孩子争论,

他最后也是这样来收尾。

跟这种人争论,真的就是找死,

他用唾沫就能淹死你。




为什么不要和这些人争论呢?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总结了几个掐架定律。

第一个:分歧倍增定律。

“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

那么每一次掐架之后,

分歧都将倍增。”

也就是说:你永远说服不了这种人,更无法改变这种人。

第二个:修辞定律。

“如果争论演化为掐架,

那么最后谁会赢,

不是取决于谁的观点好,

而是取决于谁更会用‘修辞’。 ”

所以,永远不要杠精和喷子争论,

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个水平,

然后用丰富的“修辞”打败你。

第三个:耗散定律。

“一场掐架的耗散率,

决定于双方的体力消耗。”

也就是说,一场掐架最终的胜负,

往往取决于谁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懂得了这三个定律,

就一定不愿再和有些人争论了。

因为除了耗费精力和影响心情外,

一点好处也没有。




作家杨奇函写过一个观点,

我特别赞同——做什么价码的事,你就是什么价码的人。

“如果你为了一块糖和好朋友大打出手,

那你俩的友谊和你的好朋友就只值这块糖;

如果你为了电影票钱和女朋友斤斤计较,

那你俩的爱情和你的爱人就只值这张电影票;

如果你因为一个廉价花瓶碎了,

打得孩子再也不敢自由玩耍,

那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只值这个花瓶……

每个人的时间就这么多,

精力就这么少,

你分给很low的事,

为了很low的事来回折腾,

那么对你来说,

就是没有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你投入精力了,

或者干脆说,

你就是个价值很low的人。

特别喜欢杨奇函的一句话:

“做什么价码的事,

你就是什么价码的人。

你为什么样的人或事怄气执拗,

就配什么价码的苦难与荣耀。”




讲一个三季人的典故吧。

一天早上,子贡在打扫大院,

有人过来请教:“你说一年有几季?”

子贡回答:“四季。”

那人不服:“瞎说,只有三季。”

于是子贡就和他争论起来,

争论了一上午也没有结果。

中午,孔子回来了,

于是两人就去找先生评理。

孔子了解原委后说:

“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那人很高兴地走了。

子贡很不服气:“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

孔子笑着对子贡说:

“方才那人一身绿衣,

分明就是田间的蚱蜢。

你跟这样的人争论,

争上十天半月也不会有结果。

那为什么不顺着他说,

赶紧将他打发走呢?”

子贡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一个青年人去问一位大师:

“大师,怎么样才能快乐?”

“不要和愚蠢的人争论。”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是的,你说得对。” 


    ▼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欢迎转发朋友圈。